大豆的營養價值非常高,同時作用和產業鏈在我國也發展得特別得好,尤其是北方那邊有很多大豆的大面積種植,大豆進入收獲季,此時很多種植戶朋友都非常害怕大豆空莢現象的發生,那么造成這種空莢現象的發生原因是什么呢?
一、天氣影響
都說農民是靠天吃飯,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,今年我國就被接連的臺風影響了,一些自然災害真的是躲都躲不過的,這些不利的天氣都會導致大豆的花粉活力下降,從而導致各種空莢現象的發生。
二、缺硼影響
硼元素是促進大豆花粉萌發的元素,如果缺硼,那么大豆田的花粉活力就會不夠,尤其是有機肥不足的農田。各種缺素癥,都會導致大豆營養生長不良。
三、種植時間不恰當
種植時間偏晚會導致大豆后期空莢變多,因為這種情況下,大豆即便是到了霜凍時節可能都無法成熟(東北區域),而且農民為了及時播種后茬作物也不得不提前收獲大豆,這也就導致很多的空莢出現。對于一些晚熟大豆品種來說則更加需要注意播期選擇,這種大豆生育期偏長,適合早春播種,而如果在生育期略顯不足的情況下建議還是選擇早熟性品種。
四、田間管理不當
在田間管理過程中病蟲害防治不當、水肥管理不當都會導致大豆空莢現象的發生,而尿素偏多的情況下,大多瘋漲,開花較少,空莢增多;水分方面也可能會由于過分的干旱或者漬害導致生長不良出現空莢。